周次 | 时 间 | 主要教学内容 | 教学 形式 | ||||||
日 | 一 | 二 | 三 | 四 | 五 | 六 | |||
1 | 28 | 29 | 三 月 | 2 | 3 | 4 | 5 |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| 讲授 |
资本—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| |||||||||
2 | 6 | 7 | 8 | 9 | 10 | 11 | 12 |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| 讲授 |
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| |||||||||
3 | 13 | 14 | 15 | 16 | 17 | 18 | 19 |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| 讲授 |
洋务运动的兴起 | |||||||||
4 | 20 | 21 | 22 | 23 | 24 | 25 | 26 |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| 讲授 |
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| |||||||||
5 | 27 | 28 | 29 | 30 | 31 | 四 月 | 2 |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| 讲授 讨论 |
辛亥革命的失败 | |||||||||
6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 翻天覆地三十年 | 讲授 |
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| |||||||||
7 | 10 | 11 | 12 | 13 | 14 | 15 | 16 |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; | 讲授 |
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| |||||||||
8 | 17 | 18 | 19 | 20 | 21 | 22 | 23 |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; | 讲授 |
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| |||||||||
9 | 24 | 25 | 25 | 27 | 28 | 29 | 30 |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;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| 讲授 |
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| |||||||||
10 | 五 月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| 讲授 讨论 |
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意义; | |||||||||
11 | 8 | 9 | 10 | 11 | 12 | 13 | 14 |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;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| 讲授 讨论 |
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;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| |||||||||
12 | 15 | 16 | 17 | 18 | 19 | 20 | 21 | 辉煌的历史进程 | 讲授 |
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;社会主义道路: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| |||||||||
13 | 22 | 23 | 24 | 25 | 26 | 27 | 28 | 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| 讲授 |
良好的开局;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| |||||||||
14 | 29 | 30 | 31 | 六 月 | 2 | 3 | 4 | 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;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| 讲授 |
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| |||||||||
15 | 5 | 6 | 7 | 8 | 9 | 10 | 11 |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| 讲授 讨论 |
在心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| |||||||||
16 | 12 | 13 | 14 | 15 | 16 | 17 | 18 | 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| 讲授 |
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| |||||||||
17 | 19 | 20 | 21 | 22 | 23 | 24 | 25 | ||
18 | 26 | 27 | 28 | 29 | 30 | 七 月 | 2 | ||
19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 复习考试 | |
20 | 10 | 11 | 12 | 13 | 14 | 15 | |||